化療是現代醫學中對抗癌症的重要方式,但它帶來的副作用卻常讓患者身心俱疲。噁心、嘔吐、掉髮、疲倦等化療副作用會影響生活品質。中醫認為,化療副作用屬「毒邪傷正」,病機涉及氣血虧虛、臟腑功能失調。古方中醫堂透過中藥調理、針灸與食療,協助患者緩解不適、恢復元氣、提升體質,讓療程不再那麼難熬。
一、化療是什麼?
化療(化學治療)是利用藥物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,常用於控制癌症擴散或消除腫瘤。化療的給藥途徑包括口服及靜脈注射,適用於多種癌症,包括乳癌、大腸癌、肺癌等。雖然化療藥物能有效抑制癌細胞,但也會影響正常細胞,尤其是快速分裂的細胞,如腸道黏膜、毛囊、骨髓細胞等,因此容易引發一系列化療副作用。
二、常見化療副作用
化療副作用不只一種,影響範圍從消化系統到免疫系統,甚至包括心理層面。以下是患者常見的不適反應與中醫觀點:
- 消化道反應
包括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,嚴重者可能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、虛弱及體重下降。中醫認為此屬「脾胃失調」,需辨別具體症型進行調理。
- 骨髓反應
化療藥物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,導致白血球、紅血球、血小板下降,引發免疫力低下、疲倦、乏力、頭暈、腰膝酸軟與出血傾向。中醫認為此屬「氣血虧虛」、「臟腑功能失調」,病機涉及心、肝、脾、腎四臟,需補益氣血、健脾養肝、溫腎固本。
- 肝損傷
肝臟是化療藥物代謝的主要器官,受損後可能出現腹脹、脅痛、黃疸、食慾不振。中醫認為「肝藏血、主疏泄」,若肝功能受損,則氣機不暢、血液調節失衡,可能引發造血障礙與多種併發症。調理宜疏肝理氣、養血柔肝。
- 腎損傷
腎臟負責排出化療藥物的代謝廢物,若受損則可能出現水腫、蛋白尿、尿毒症,嚴重者甚至腎衰竭。中醫病機為「脾腎陰陽衰憊」、「氣化不利」,調理方向為溫補脾腎、化濕降濁、利水排毒。
- 肺損傷
部分化療藥物可能引起咳嗽、胸悶、呼吸困難,晚期甚至導致肺纖維化。中醫辨證為「肺氣虛」、「陰虛火旺」,宜滋陰潤肺、益氣止咳,改善呼吸功能。
- 心臟損傷
化療期間或之後可能出現心律不整、心悸胸悶、心包積液、血壓異常,嚴重者甚至心臟衰竭。中醫認為此屬「氣血虧虛」、「心脈瘀阻」、「肝風內動」,需調心安神、活血化瘀、疏通氣機。
- 脫髮
化療藥物會破壞毛囊細胞,導致大量掉髮,影響外觀與自信。中醫認為此屬「血虛不養髮」、「肝腎不足」,可透過補血養肝腎改善。
- 神經毒性
患者可能出現肢端麻木、刺痛、肌肉震顫、腸梗阻或尿瀦留等症狀,顯示毒性已影響神經系統。中醫辨證為「氣血虧虛」、「肝風內動」、「脾腎陽虛」,調理宜補益氣血、平肝熄風、通絡止痛。
- 免疫抑制表現
幾乎所有化療藥物都會削弱免疫系統,使患者容易感染、傷口癒合慢。中醫強調「扶正固本」,可用玉屏風散、黃耆建中湯等提升抵抗力,減少感染風險。
三、化療副作用何時開始及結束?第幾天最不舒服?
副作用的出現時間因人而異,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:
- 急性反應
通常在化療後數小時至24小時內出現,最常見的症狀是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。這段時間是副作用最強烈的高峰期,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止吐藥或調整飲食來緩解不適。
- 遲發性反應
約在化療後24~48小時開始,可能持續4~6天。症狀包括口腔潰瘍、咽喉疼痛、腹瀉、疲倦,甚至掉髮。這些反應雖然不像急性期那麼劇烈,但持續時間較長,對生活品質影響不小2。
- 預期性反應
這類反應在化療前就可能出現,常見於曾經有不良化療經驗的患者。只要聞到藥味、看到針筒,甚至走進治療室,就可能引發噁心或焦慮。這屬於心理層面的條件反射,建議搭配心理疏導或中醫情志調理。
化療副作用何時結束?要多久恢復?
- 短期副作用(如噁心、腹瀉):通常在化療結束後3天至1週內逐漸緩解。
- 中期副作用(如掉髮、口腔潰瘍):約在療程後1~3個月改善。
- 長期副作用(如骨髓抑制、神經毒性):可能需3~6個月甚至更久才能恢復。
中醫認為,副作用的出現與「正氣虧損、毒邪內侵」有關,透過辨證施治、調理臟腑與氣血,可幫助身體更快恢復平衡,減少副作用持續的時間。
四、化療後的中醫調理
化療雖然能有效抑制癌細胞,但過程中對身體造成的損耗不容忽視。化療藥物毒性強烈,常令患者「虛上加虛」,正氣受損。中醫強調「扶正祛邪」,在化療後期的調理中,扮演著恢復元氣、減輕副作用、預防併發症的重要角色。古方中醫堂以整體觀念出發,提供以下四大方向的調理方式:
辨證論治:量身訂製的中藥調理
每位患者的體質與副作用表現不同,中醫會根據「辨證論治」原則,開立個人化的中藥方劑,調和臟腑、補益氣血,提升整體體質。
輔助食療:從飲食中補養元氣
中醫食療講究「藥食同源」,透過日常飲食補充營養與能量,幫助身體恢復。食療不僅溫和、易吸收,也能讓患者在療程中補充足夠營養與支持。
生活指導:調整作息與情緒
化療期間與療程後,患者常感身心俱疲。中醫建議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適度運動,如散步、太極,有助氣血運行。避免寒涼、油膩食物,減少脾胃負擔。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,能讓身體更快回到平衡狀態。
心理疏導:身心合一的照護
中醫認為「心主神明」,情緒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。化療過程中,患者常因副作用或療程壓力產生焦慮、恐懼,甚至出現預期性噁心嘔吐。古方中醫堂主張情志調理,幫助患者穩定心神,減少身心層面的副作用。
古方中醫堂秉持「扶正祛邪、調和臟腑」的理念,輔助每位抗癌患者走過化療療程,讓身心都能慢慢回到平衡與安穩。